top of page

(2025.10更新) 產業數據庫大全

  • 作家相片: SoWork 全球數據研究團隊
    SoWork 全球數據研究團隊
  • 8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11月12日



老闆問你市場夠大嗎?競品在哪?本文幫你解決!從產業研究出發,我們整理八個頂尖數據庫應用情境,教你如何找趨勢、抓機會、避風險,讓行銷策略更有說服力、團隊對齊不再困難。

你一直推不動的提案,其實輸在「沒搞懂產業」


相信你經常在做行銷提案,時覺得內容滿分,但老闆卻問你:「市場夠大嗎?成長趨勢有多穩?我們跟競品有差異嗎?」這時你才驚覺,自己根本沒做產業研究,難以掌握基本盤。


行銷推不動、提案過不了,不是因為你說服力不夠,而是缺乏能統一團隊判斷的產業資訊底氣。這份底氣,不是來自靈感,而來自能讓老闆、業務、產品都點頭,能看出市場大小、成長趨勢與競品佈局的全球產業數據。當你能用產業數據庫快速釐清:


  • 這個市場值不值得進、風險在哪?

  • 哪個區域還有成長縫隙?

  • 競品在價格、行銷與通路上做了哪些佈局?


那你提的,就不再是「我覺得可以試試看」,而是「數據顯示,這是值得搶的空位」。從此,跨境決策不再各說各話,而能以同一份市場地圖對齊方向。


使用產業數據庫,能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整體市場走向、競品分布與潛在風險。

這時候,不只老闆會點頭,產品、設計、通路、業務也會同步行動——因為你不是在憑感覺畫大餅,而是用全球大數據,為品牌指出可行的路徑。


當你手上有像 Statista、Meltwater、GWI 等全球產業數據庫,你就能:


  • 一口氣理清產業趨勢、區域需求與競品策略。

  • 看見消費者行為、成長速度與品類切入縫隙。

  • 用一句話就讓決策者買單:「這不是我說的,是市場的走向。」


從此,開會就不再是吵架現場,而是對齊資源的起點。


10個產業數據庫,讓數據成為你的進攻策略指南


產業數據,不只是策略的輔助工具,而是你站上決策會議桌的核心武器。以下,SoWork為你介紹10個產業數據庫,及其應用情境:




SoWork如何從數據資料中,真正洞察市場?


SoWork透過各種分析框架與模型,幫助品牌從茫茫數據資料中,真正「看懂」消費者心聲。「亞馬遜行銷4P服務」,是目前SoWork主要採用的框架,其下,則按需求分成各種分析模型:


ree


模組(4P)

常見痛點

SoWork策略模型

 搭配資料庫/數據工具

Product|做產品

開發部門、設計團隊與電商需求不一致,產品重工與溝通方向反覆改動

價值主張圖|競品訴求表

GWI、Helium 10、Meltwater、Similarweb

Price|定價格

定價無基準,不敢溢價也怕訂太低,影響利潤與轉換

Helium 10、Similarweb

Place|選通路

市場選擇猶豫不決,各部門建議方向不同,資源分散、優先順序混亂

GWI、Helium 10、AMZScout、政府數據與行業資料庫

Promotion|推廣品牌

品牌語言不一致,各通路與部門溝通重點不同,耗費內容資源

GWI、Meltwater、品牌內部語料、Helium 10


從「憑感覺」到「用數據說服」:品牌策略落地的第一步


當你想進軍一個全新的市場,或鎖定一群未曾深挖的TA,最怕的不是競品太強、預算太少,而是「對手比你更早知道要說什麼」。SoWork認為,「行銷不是創意比稿,而是資訊速度的比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做任何出海計畫或TA策略調整前,第一步永遠是打開消費者調查數據庫。


你不能只靠猜測去理解當地人怎麼買、怎麼想、怎麼說。他們在什麼平台活躍?偏好什麼價位段?最在意什麼品牌承諾?這些問題,GWI、Euromonitor、Nielsen 就能給你最具系統性的答案。


以上資料庫最大的價值,不只是提供數據,而是「幫助團隊快速形成共識」——讓你不用再花三週開內部會爭論TA輪廓,而是三小時內就能拉出受眾比較圖表,清楚對齊語言方向與策略節奏。


數據庫研究的意義,是讓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投下的每一筆廣告費、做出的每一次產品優化,都能精準踩在市場脈動上,這才是能讓品牌策略真正有效、快速落地的起點。


最後更新時間:2025/10/07


關於 SoWork數據市調 | 用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打開市場


SoWork 是專注於出海行銷決策的數據市調團隊,整合年度更新的 250 億筆數據,運用 100 種決策模型,協助品牌洞察市場機會、描繪目標用戶、制定產品與定價策略,快速在全球市場找到適合的位置。成立以來,我們持續協助品牌以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開啟市場。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