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成式 AI 時代的信任戰:從創新速度到責任深度

  • 作家相片: SoWork 全球數據研究團隊
    SoWork 全球數據研究團隊
  • 11月1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11月17日

ree

文章摘要:

  • 核心問題:生成式 AI 已從新奇玩具變成生活必需品,但信任速度跟不上创新速度。

  • 關鍵洞察:消費者一方面享受 AI 帶來的效率,另一方面卻憂慮資料被濫用、隱私不透明、技術風險失控。

  • 核心策略:當 69% 的受訪者認為「創新太快」、僅 20% 相信企業能清楚說明資料使用方式。

  • 立即行動:品牌的競爭不再只是「做得多快」,而是「讓人多放心」。


在生成式 AI 全面滲透日常的時代,信任成為新的競爭邊界。過去,AI 被視為一項令人驚嘆的技術玩具;如今,它已融入工作、學習與娛樂,但「信任速度」卻遠遠落後於「創新速度」。消費者一方面享受 AI 帶來的即時效率與便利,另一方面卻憂慮個資被濫用、隱私權不透明、甚至技術決策失控。調查顯示,69% 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創新過快,僅 20% 的人相信品牌能清楚說明資料如何被使用——這揭示了一個全新的品牌戰場:從速度競賽,轉向信任競賽。未來的品牌優勢,不再取決於你多快推出功能,而在於能否讓使用者「多放心」。在 AI 時代,真正的領先,不是跑得最快,而是讓人最安心。


AI 普及了,但信任速度跟不上


生成式 AI 已從昔日的新奇玩具,悄然轉變為當下的生活必需品。然而,信任的建立速度,卻遠遠跟不上技術創新的步伐——消費者在享受 AI 帶來的便捷之餘,始終對其安全性抱有疑慮。 Deloitte 的調查數據更直觀印證了這一現狀:69% 的受訪者認為科技公司「創新太快」,僅有 20% 的人相信企業能清晰說明資料使用方式。這意味著,品牌間的競爭邏輯已悄然轉變,不再單純比拼「做得多快」,而是聚焦於「讓人多放心」。



未來的品牌成長引擎,不在技術迭代,而在信任設計


  • AI 滲透率大幅上升

    • 53% 的美國消費者正在使用或嘗試 Gen AI,較 2024 年成長 15 個百分點。

  • 信任缺口擴大

    • 82% 的受訪者擔心 AI 被濫用,74% 認為它削弱批判思考能力。

  • 消費信心回升但選擇更理性

    • 家庭年均裝置支出升至 US$896(+17%),但可負擔性焦慮從 61% 降至 51%。

  • 信任成長企業更具經濟回報

    • 被歸類為「Trusted Trailblazers」(創新高 + 責任高)的品牌,其顧客支出是落後者的 1.6 倍。


AI 信任構建核心策略:錨定用戶焦慮,平衡創新與責任。


  1. 把「信任」設計進產品體驗

不再把隱私條款放在頁尾,而是主動讓使用者「看得見自己的資料軌跡」。 建立「資料透明儀表板」、公開 AI 運作邏輯,讓信任變成可感知的體驗。


  1. 以「用戶焦慮」為 AI 創新的起點

技術價值不等於使用價值。 在開發階段納入「焦慮診斷流程」:這項 AI 能減少什麼負擔、消除什麼不確定? Deloitte 數據指出,最常付費的 AI 用途包括「寫作摘要」「學習研究」「時間管理」,顯示效率仍是最大驅動。


  1. 建立「創新 × 責任」雙軸評估模型

把企業創新程度與資料責任並列 KPI。

Deloitte 四象限模型顯示:

Trusted Trailblazers(創新高+責任高) → 信任+支出最高。

Fast Innovators(創新高+責任低) → 熱潮快退。

品牌應定期盤點自己處在哪個象限,確保創新速度與信任深度同步成長。


破解 AI 信任焦慮:四步行動 + 消費趨勢雙驅動策略


Step 1|盤點資料責任:

列出目前蒐集的資料類型、使用方式與透明度落差。


Step 2|定義焦慮價值:

明確指出你的 AI/產品幫用戶「減少哪一種焦慮」。


Step 3|建立信任指標:

以「使用者理解度」「資料控制權」取代單純滿意度。


Step 4|衡量雙軸績效:

每季評估創新與責任的平衡分數,讓信任成為成長 KPI。


消費者數位花費與服務趨勢

指標 

2024

2025

年增率

洞察

家庭年均裝置支出

US$ 764 

US$ 896 

+17% 

顯示對科技依賴持續上升 

月均數位服務支出

US$ 175 

US$ 183 

+5% 

消費者願意為穩定與安全付費 

可負擔性焦慮

61% 

51% 

↓10 pt 

消費者信心回升但仍重視透明度 

Gen AI 使用率

38% 

53% 

+15 pt 

AI 滲透日常、成為新基礎設施 


SoWork Insight:品牌的速度,不該超越信任的生長速度


在生成式 AI 的浪潮中,真正的競爭不再是「誰的技術更強」,而是「誰能讓決策者更安心」。 SoWork.AI相信,信任不是慢的結果,而是正確行動的副產品。

當品牌能用數據讓團隊看清現實、用邏輯對齊方向、用一致的語言推進行動, 信任就不再需要被說服——它會自然生成。


關於SoWork數據市調 | 用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打開市場


我們打造 SoWork.AI,不是為了讓決策變得更快,而是讓「每一次決策都更有把握」。

在這個創新與不確定並存的時代,降低焦慮,就是最高階的生產力。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