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這產品全球需求跌2成,你還在押?解法一次看


SoWork數據團隊研究顯示,家用健身設備在高、低成長市場需求,居然年減近20%!追究背後原因,並不是因為消費者變「懶」了,而是全球消費結構,正往安全感、自由感與效率感轉向,要真正搭上這波趨勢,品牌必須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或選品策略,真正對準消費者痛點。

(圖片擷取自Unsplash)


健身,已被現代人視為維持健康的必要活動,消費者或前往健身房健身,或自行購買健身器材。而據SoWork調查,即使有明確的健身需求,家用健身設備卻開始賣不動了,數據顯示,家用健身設備在高、低成長市場需求,居然年減近20%!追究背後原因,並不是因為消費者變「懶」了,而是全球消費結構,正往安全感、自由感與效率感轉向,要真正搭上這波趨勢,品牌必須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產品或選品策略,真正對準消費者痛點,嵌入消費者當前的生活節奏與優先順序中,才能在市場轉向時,中找到新的成長路徑。


健身器材已不符需求?消費者想要「安全」、「自由」與「效率」


根據SoWork《破局與轉向:全球潛力品類白皮書》,其指出,消費者的需求重心已經大幅轉向,他們更願意將錢花在能整合多重價值的產品與服務上,而不是將預算花在單一用途的設備上。


以2023Q4到2024Q4全球購買意圖年增率為基準,可見消費者更青睞具有風險保障、跨場景應用,與效率提升等特性的產品:


  • 全球58類品類年增率排名前五名(2023Q4-2024Q4)

排名 

品類 

年增率 

房屋建築保險 

19.06% 

無人機 

18.10% 

家庭財產保險 

16.57% 

電動滑板車 

16.40% 

旅遊保險 

16.02% 

數據來源:SoWork × Global Web Index,2023Q4 對比 2024Q4 消費意圖年增率。 


相對地,在高成長市場和低成長市場中,家用健身設備卻是消費者明顯縮減預算的逆勢品類。家用健身設備在高、低成長的需求,分別年減19.31%和20%,皆佔下兩大市場的逆勢品類排名第一名: 


  • 高成長市場逆勢品類前五名(2023Q4-2024Q4) 

排名 

逆勢品類 

年增率 

家用健身設備 

-19.31% 

房產 

-15.22% 

洗衣機/烘衣機 

-8.67% 

洗碗機 

-7.94% 

冰箱 

-7.84% 

高成長市場:未來購買意圖年增率排名前十名的市場,包括新加坡、印尼、加拿大、俄羅斯、美國、英國、捷克共和國、泰國、印度、以色列。 

數據來源:SoWork × Global Web Index,2023Q4 對比 2024Q4 消費意圖年增率。 


  • 低成長市場逆勢品類前五名(2023Q4-2024Q4) 

排名 

逆勢品類 

年增率 

家用健身設備 

-20.00% 

房產 

-18.00% 

皮夾/卡夾 

-12.00% 

空調設備 

-11.00% 

行動裝置保險 

-9.00% 

低成長市場:未來購買意圖年增率後十大的市場,包含羅馬尼亞、南韓、匈牙利、挪威、克羅埃西亞、越南、澳洲、愛爾蘭、葡萄牙、法國 。 

數據來源:SoWork × Global Web Index,2023Q4 對比 2024Q4 消費意圖年增率。 


數據可見,消費者的需求轉向,在本質上並非單純減少支出,而是重新將預算,配置給可以在更多場合應用、帶來更全面效益的產品。在此趨勢下,只提供單一品類、單一功能(如家用健身設備)的銷售模式,恐逐漸失效。 


單一品類作法失效,品牌這樣走出逆風!


據SoWork在《破局與轉向:全球潛力品類白皮書》中的研究結果,當消費者面對更多選擇時,會更傾向追求整體價值組合,而非僅考慮單一訴求。品牌要贏得消費者青睞,必須將「賣產品」的思維,轉型為提供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整合方案」。 


以下,將以「家用健身設備」為例,說明品牌可以思考的產品功能、銷售模式調整方向:

 

  1. 從單一功能產品,轉向跨場景解決方案 

    • 消費者更重視產品能否「跟著生活走」。 

      • 品牌可設計輕巧、可收納的設備,結合智慧功能(如健康追蹤、雲端教練)轉化為日常管理工具,延伸場景使用頻率。 

  2. 從產品銷售模式,轉型為服務型模式 

    • 讓消費者不只買你的設備,而是讓你的產品,能持續參與消費者生活的改善過程。 

      • 建立訂閱機制、健康顧問平台、客製化訓練方案等服務,提升黏著度與使用成就感。 

  3. 強化產品溝通,聚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 與當代消費者的核心心理需求對齊,提升轉換率與信任度。 

      • 品牌溝通應聚焦「這個產品如何幫助你掌握生活節奏」、「如何讓你安心地照顧自己與家人」。 


然而,被歸類為逆勢的品類,不等於沒有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從未消失,只是他們更理性、更全面,也更願意為「打中他們當下需求」的品牌付錢。未來品牌的競爭關鍵,在於自身產品,或選品策略,是否能準確對焦消費者當前的需求趨勢,而非追逐短期「爆款」熱潮。企業若能快速反應,並進行相應的策略轉型,就有望在消費結構重組的關鍵時刻,在市場中重新站穩自己的一席之地。 


關於 SoWork 數據市調 | 用數據看懂世界


SoWork 是專注於出海行銷決策的數據市調團隊,整合年度更新的 250 億筆數據,運用 100 種決策模型,協助品牌洞察市場機會、描繪目標用戶、制定產品與定價策略,快速在全球市場找到適合的位置。成立以來,我們持續協助品牌以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開啟市場。

Comments

Rated 0 out of 5 stars.
No ratings yet

Add a rating

定期獲取來自全球多元數據源的市場趨勢與洞察

感謝訂閱!

摘星社群行銷公司 copyright Ⓡ2025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68號5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