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世代:千億美元商機的新戰場
- SoWork 全球數據研究團隊

- 8月12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文章摘要:
市場規模:美國Alpha世代(8-14歲)掌握著1,010億美元的直接消費力,並影響 42% 的家庭支出。
關鍵洞察:他們不是未來顧客,而是當前的家庭意見領袖。97%的父母從孩子那裡認識新品牌。
核心策略:品牌必須建立「雙層語言」,一套讓孩子聽懂並轉述,另一套讓父母信任並買單。
立即行動:學習Alpha世代的流行語(如Rizz, Sus),並將產品設計成「可被演示、可被分享」的體驗。
美國 Alpha 世代,一場從孩子開始的品牌變局
當品牌走向不同文化市場時,最常遇到的難題不是價格或通路,而是語言——我們說的這一套話,在當地真的聽得懂嗎?
更複雜的是,在今天這個社群媒體使用年齡下降的時代,品牌語言的接收者,早已不只是購買決策者,孩子也成為了語言的起點、觀點的推手、形象的轉譯者。
如果你是美國市場的經營者,可能正專注於抓住 Z 世代或千禧世代的中產家庭。但根據最新的DKC報告,一群才 8 到 14 歲的 Alpha 世代,已經對家庭支出造成顯著影響——多達42%的家庭預算,受到這群孩子的話語權影響!
這不是玩笑,而是1,010億美元的年度支出,加上每人每週平均 67 美元的自有資金,再疊加 2,900 萬人的市場規模! Alpha世代,正在引導爸媽買保養品、選旅遊地、甚至改變對品牌價值的看法。
這篇文章,將為品牌主們完整解析Alpha世代行銷的關鍵,說明如何針對這個高潛力族群,設計你的「跨境品牌溝通策略」!
來自美國市場的Alpha世代關鍵數據
美國約有 2,900 萬名 8–14 歲 Alpha 世代。
每人每週平均可支配金額 67 美元(年約 3,484 美元)。
Alpha 世代每年合計直接控制 1,010 億美元 消費力。
42% 的家庭支出受到孩子意見影響(高收入家庭提升至 49%)。
97% 的父母從孩子那裡認識新品牌或服務。
86% 的父母表示他們的 Alpha 世代孩子「非常關注特定品牌」。
80% 的父母也曾聽過孩子表達對「不喜歡的品牌」的意見。
79% 的孩子會使用自創語言(如 Rizz、Sus、Drip)描述品牌或商品。
77% 的家長正試著學習這些語言,理解孩子的偏好。
63% 的父母觀察到孩子喜歡奢侈品牌。
55% 的家長相信孩子將依賴 AI 進行購物決策。
62% 的父母表示孩子「已經理解企業價值觀」概念。
57% 的父母表示孩子「會談論社會公益」。
父母聽到 Alpha 世代孩子表達偏好的比例:54%關於多元/公平/包容;46%關於永續發展。
(調查樣本為 1,000 名美國 Alpha 世代的父母;調查期間:2025/5/29–6/2,由 DKC 發布)
Alpha世代行銷的五大關鍵觀察
Alpha世代不只是「未來消費者」,他們是現在的家庭意見領袖
調查顯示,97% 的父母是從孩子那裡接觸到新品牌、服務或內容。YouTube、Roblox、TikTok、Minecraft 是孩子的日常,也是父母的新入口。當你還在投放「給爸媽看的廣告」時,孩子其實早就搶先在決定「今天晚餐要吃什麼、這次旅行去哪裡、要買哪雙鞋」。
不懂孩子語言,就失去與市場對話的能力
DKC 報告中提到的俚語排行:「Rizz」、「Sus」、「Drip」、「Cap」,不是流行用語清單,是新的消費密碼。當孩子說「那件外套超 Rizz」,他們已經定義了品牌的潮度與價值。
Alpha世代正在學賺錢,也在學做決策
這群孩子不是只有買東西的慾望,更開始有了賺錢與理財行為。他們正學著比較價格、查優惠、看評論。比你想像中更像「行銷人」。
家長在學孩子,品牌也要跟上
你可能以為,針對Alpha 世代的行銷,只是自己在影響孩子,其實是孩子也在教會爸媽怎麼買東西。 我們正進入「孩子決定,父母付款」的家庭消費新時代。你的行銷活動不該只對「大人」說話,更要設計一種「孩子會轉述」的對話機制。
Alpha世代值得被定義為一個「市場」來經營
從數據看來,Alpha世代不只是某個年齡層,更是一整套完整的消費影響網絡 + 情緒語言 + 價值觀引導者。他們愛品牌,也會批評品牌;他們看影片學知識,也會主動談論 DEI、永續、社會議題。這些特質,讓他們在全球市場中的「代理購買力」愈來愈強。
掌握Alpha世代行銷,抓住千億美元商機:你該怎麼做?怎麼說?
要成功實踐Alpha世代行銷、比別人早切入這個千億美元市場,你應該重新設計品牌語言的「可轉述性」,讓品牌語言不能只被大人理解,更要能被孩子轉述給大人。以下,是你可以做的行動:
行動一:建立孩子懂、父母信的雙層語言架構
產品說明、影片腳本、活動標語要兼顧「孩子好懂」與「家長放心」。例如:對孩子說「這是讓你變超強的筆記神器」;對父母說「結合時間管理與專注力設計的學習工具」。
行動二:打造「高價值感 × 好理由」的品牌敘事
品牌在美國市場與 Alpha 溝通時,不只要塑造「外顯的潮度」與「社群認同」,更要提供「能說服父母的價值解釋」與「讓孩子說得出口的理由」。
行動三:設計「能被演示」的產品情境
不只要孩子能懂、願意說,更要設計出「能示範」的使用流程。例如:使用濾鏡試穿、掃描就能解鎖的功能、動手組裝或體驗任務設計等方式,讓孩子成為品牌的說服者。
SoWork也整理出以下「美國Alpha世代用語表」,這些詞不只是語言潮流,更代表了這個年齡層如何評價商品、描述體驗,甚至影響家庭購買決策。每個詞彙旁,都附上其基本含義與可對應的產品方向,協助品牌主與行銷人更精準設計能「被孩子轉述」、「被家庭接受」的行銷語句與產品敘事:
美國 Alpha 世代用語表
排名 | 用語 | 提及比例 (由父母報告) | 基本含義 | 可對應的產品類型 |
1 | Rizz | 18% | 有魅力、吸引人的特質 | 時尚穿搭、香水、虛擬形象設計(如遊戲角色皮膚) |
2 | Sus | 16% | 可疑的、不可信的 | 網路安全工具、反詐騙教學遊戲、資訊透明訴求的品牌 |
3 | Drip | 13% | 穿搭有型、炫酷風格 | 球鞋、街頭風潮牌、聯名服飾系列 |
4 | Cap | 10% | 假的、不誠實的 | 防詐機制商品、強調真實體驗的品牌、去濾鏡運動產品 |
5 | Slay | 8% | 表現出色、帥氣又強大 | 舞蹈教學App、彩妝品牌、角色扮演服飾 |
6 | Skibidi | 7% | 具娛樂效果、流行網路迷因(具嘲諷或搞笑氛圍) | 社群濾鏡、爆紅音效遊戲、聯名搞怪玩具 |
7 | Sigma | 5% | 強調自我、獨立、反主流風格 | 個性文具、心理訓練App、自學課程品牌 |
8 | Wet | 4% | 未具體定義(具可能性為字面濕潤/不酷等語感) | 水性彩妝、滑水遊戲、搞怪道具 |
9 | Bruh / Bro | 3% | 表達驚訝、無言、吐槽等語助詞 | 趣味貼圖、語音表情App、表情化貼紙產品 |
10 | Bussin | 3% | 好吃、超讚的東西 | 零食、速食品牌、吃播聯名產品 |
這份詞表告訴我們:「翻譯詞彙」只是起點,真正關鍵在於理解 Alpha 世代如何連結語言與行為、價值與選擇。當一個詞可以引導一種使用情境(例如 Rizz = 穿了很有魅力),你就能為品牌創造更高的說服力。
為Alpha世代,設計他們能懂的品牌說法
贏得Alpha世代,靠的不只是更早開始,而是更準確的語言。這就是Alpha世代行銷的核心,它不是「搶年輕族群」的老話題,而是一場品牌語言與文化理解的轉型挑戰。
當你要跨入美國市場,你面對的不只是Alpha世代用語的翻譯問題,而是:你的品牌說法,能不能同時被孩子和家長理解?能不能在 TikTok 上被轉貼,也能在家庭對話裡被轉述?
這群孩子喜歡說「Slay」,但那不只是炫酷;他們會說「Cap」,那背後其實是對品牌誠信的判斷,更是你的關鍵行銷線索。品牌語言與形象,從來就不是能一套通吃全球的通用包裝。Alpha 世代只是提醒你:行銷語言,要從「被懂」開始,才可能產生影響力。
如果你正思考品牌的跨國溝通策略,這是一個絕佳的出發點——從Alpha世代開始,學會怎麼在每個市場,說出當地真的聽得懂的品牌話語。
關於 SoWork數據市調 | 用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打開市場
SoWork 是專注於出海行銷決策的數據市調團隊,整合年度更新的 250 億筆數據,運用 100 種決策模型,協助品牌洞察市場機會、描繪目標用戶、制定產品與定價策略,快速在全球市場找到適合的位置。成立以來,我們持續協助品牌以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開啟市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