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oWork Editor

2008年在日本遭受挫敗的iPhone:失敗與復興之路

今天我想聊聊2008年在日本遭受挫敗的iPhone。iPhone的推出對蘋果來說是一大創舉。2007年1月,蘋果推出了iPhone 4,歐美消費者對這款跨時代的新產品熱情傾注,第一年iPhone就為蘋果帶來了63億美元的收益。然而,當蘋果於2008年6月9日將iPhone 3G引入22個市場時,其中一個市場卻幾乎不買單,那就是日本。在當時,iPhone在日本的銷售業績十分慘淡,根據瑞銀分析師的估算,當年度iPhone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量僅達到35萬支,遠低於預估的100萬支銷量。而大多數的購買者都是蘋果的愛用者。




在整個手機年銷量高達5000萬支的日本,蘋果的推銷方式似乎不為日本消費者所接受。這主要原因在於蘋果並不了解當地手機用戶的需求。2008年的日本人已經習慣用手機拍攝短片、觀看電視節目和傳送多媒體訊息。手機也被用作金融卡和交通工具的乘車券,然而當時的iPhone 3G甚至沒有相機功能,更不用說其他功能了。因此,在功能方面落後的情況下,iPhone仍以全球統一告捷的方式進入日本市場,這實在是不切實際的,導致了iPhone在日本市場上的重大挫敗。



在面臨這一挫折後,蘋果終於聽取了合作伙伴軟銀提出的日本洞察。首波的解決方案是從2009年2月開始推出的「iPhone for Everybody」優惠方案,綁約兩年就可以免費獲得iPhone的8GB版本。在無法改變產品功能的情況下,蘋果首先從價格方面著手,重新定位日本市場。隨後幾年,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也提供了不同的建議,包括日本人喜歡用無線傳輸交換聯絡信息、喜歡有相機經常掃描QR code、喜歡用手機觀看電視或支付搭乘交通工具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Phone的表情符號。在蘋果願意聆聽並了解日本用戶需求後,進行了用戶調查,並即時推出了在地化調整。這些改變使得iPhone逐漸符合日本消費者的需求。根據2022年Statista的統計,日本iPhone手機的市場份額已高達50%。這一成功的轉變顯示了蘋果在面對市場挫折時的應變能力和調整策略。

 

深入了解市場需求



蘋果在最初進入日本市場時,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沒有充分了解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和使用習慣。日本市場對於手機的需求非常具體且多樣化,尤其是在多媒體功能和支付功能方面。蘋果一開始試圖以全球統一的方式推廣iPhone,而忽略了日本市場的特殊需求,這導致了初期的失敗。

在經歷了這次挫折後,蘋果意識到了市場調研的重要性。他們開始與軟銀密切合作,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了解日本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這一策略轉變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定位調整與在地化策略



除了價格上的調整,蘋果還在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上進行了在地化的改進。例如,增加了用於掃描QR code的相機功能,並引入了表情符號,這些都是針對日本市場特別設計的功能。此外,蘋果還加強了iPhone的多媒體功能,使其更符合日本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這些改變不僅提高了iPhone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也增強了品牌在當地的接受度。蘋果開始逐漸贏得日本消費者的青睞,銷量也隨之提升。


 

價格策略與促銷活動



「iPhone for Everybody」優惠方案是蘋果在日本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一策略大大降低了消費者購買iPhone的門檻,吸引了大量用戶。綁約兩年免費獲得iPhone的政策,使得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使用iPhone,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的滲透率。

同時,軟銀也推出了一系列促銷活動,進一步提升了iPhone的市場曝光度和吸引力。這些策略使得iPhone逐漸從最初的挫折中恢復過來,並逐步建立起在日本市場的地位。


 

持續改進與未來展望

蘋果在經歷了初期的失敗後,展現出了強大的適應和調整能力。通過深入了解市場需求,進行產品在地化改進,並採取靈活的價格策略,蘋果最終在日本市場取得了成功。這一經歷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蘋果需要持續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並保持靈活應變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結論

2008年在日本遭受挫敗的iPhone,最初是因為蘋果未能充分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導致銷售業績慘淡。然而,蘋果在隨後的幾年中,通過深入市場調研、產品在地化改進和靈活的價格策略,逐漸贏得了日本消費者的青睞,最終實現了市場份額的逆轉。這一經歷不僅展示了蘋果的應變能力,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市場進入策略參考。

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