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yQCdqqcDKJJYqf_PjL7Y0mBbKECBEHPwMzfyL8BKiAg
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oWork9

如何打造「命定產品」?「競爭者金字塔」帶你直擊客戶痛點!


(圖片擷取自Unsplash )

在變動快速的市場中,競品研究不僅能幫助企業了解對手優劣勢,更能優化產品定位和制定有效的行銷策略。但在研究過程中,企業常陷入「自家規格全勝、忽略客戶需求」的盲點。對此, SoWork從「客戶視角」出發,提出「競爭者金字塔」,以客戶需求關鍵字,篩選產品核心競爭力和相應競爭者,協助企業直擊需求痛點,開發出客戶心中的「命定產品」!


產品特色越多越好?關鍵需求對了,客戶就買單!


對客戶而言,品牌喜歡強調的許多功能、規格等都是細節資訊,客戶不會耗費大量時間比較。因此,只要產品符合「關鍵需求」,客戶就會買單,其他複雜功能,不是客戶真正在意之處。


打造「競爭者金字塔」:從客戶視角出發的產品核心定位法




1.「競爭者金字塔」:核心競爭力、競爭者與客戶群的最佳篩選器


根據前述客戶心理,企業方需要明確詳列自己產品的核心優勢,將其填入「競爭者金字塔」的各階層中,以逐步排除造成客戶負擔的雜訊,回到顧客關注的核心產品功能,同時更精準分類出競爭者。


1.1:頂層「利基競爭者」(Niche Competitor)


在頂層的「利基競爭者」,企業可列出3個最關鍵的核心優勢或產品功能,並依據類似訴求,定義競爭者。剛起步的品牌,可從此階段開始,鎖定特定小眾市場,將品牌名聲建立在特定的專業領域中,並保有自己的想法,打動特定族群。 此時瞄準的族群,也是願意貨比三家的客戶。


相對的,此階段的競爭者,也是願意認真服務小眾市場的商家。


1.2:中層「關鍵競爭者」(Key Competitor)


在中層的「關鍵競爭者」,企業可列出2個最關鍵的核心優勢或產品功能,並依據類似訴求,定義競爭者。此階段適用於已成長到一定規模的品牌,且客戶群也已吸引到非原先設定的群體。這時,客戶購買產品的理由更簡單,他們「被產品的一兩個特色打動」,所以願意購買產品。


這時的品牌,通常會清楚知道自己的競爭者是誰,也很清楚哪個產品會跟哪個競爭者相當。對業績的期待,也是在穩定中求成長。


1.3:底層「成長競爭者」(Growth Competitor)


在底層的「成長競爭者」,企業可列出最關鍵讓客戶買單的核心原因,從相同訴求定義競爭者。這時的品牌,已在成長的高原期,品牌也應該為自己定義成長競爭者,而這些競爭者,也只有核心訴求和自身品牌相同。


只有一個核心訴求,會產生許多競爭者名單,有時候也難以確定列出的對象,是否確實是自己的競爭者。但透過定義的過程,品牌可以驅動自己和團隊,迎向更大的敵人,而非滿足於自己的高原期。


2.審視核心客戶群的購買原因


要找出產品核心優勢,並一一填入金字塔,企業方需要捫心自問「客戶購買自己品牌的原因」。通常,在審視過按重要度排序的客戶約50人後,就能找出客戶購買產品的3個優勢條件,填入金字塔的頂部。


3.善用數據工具:Google和Answerthepublic關鍵字工具


3.1:Google關鍵字規劃工具


企業還可使用Google關鍵字規劃工具,檢視產品相關關鍵字的平均每月搜尋量、競爭程度、廣告曝光比重,和出價範圍等資訊,同時檢視自己列出的產品各項功能,是否有列在顧客搜尋時,會輸入的關鍵字中。若有,企業方便可按照關鍵字搜尋量,排入「競爭者金字塔」各階層設定的產品核心功能數量中。


3.2:Answerthepublic關鍵字工具


Answerthepublic則能提供客戶真實問題(如:營養品何時吃最好?)、搜尋關鍵字搭配(如:營養品與藥物、營養品給銀髮族),和關鍵字比較資訊(如:保健食品 vs. 營養品),幫助企業從顧客角度出發,整理出產品的核心功能。


利用以上工具,企業便能完成「競爭者金字塔」的內容。在逐步往「競爭者金字塔」底部發展的過程中,競爭者列表會因不同品牌發展階段和野心而不同,鎖定的客群,也會有漸進式的差距。


透過「競爭者金字塔」,SoWork能協助企業從客戶視角出發,精準定位目標客群與競爭者,描繪各階段的市場競爭態勢,進一步分析產品核心優勢與客戶需求,最終開發出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命定產品」,讓品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穩步成長!


1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