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yQCdqqcDKJJYqf_PjL7Y0mBbKECBEHPwMzfyL8BKiAg
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oWork9

別再瞎猜客戶群!挖掘臉書金礦客戶就用「分眾金字塔」


(圖片擷取自Unsplash)


身為商家或行銷人員的你,一定知道以年齡、行為等方法將用戶分眾,區分不同需求的重要性。而不同情境,也有不同用戶分眾法,例如,你是否曾看著臉書粉絲團後台數據,卻對行銷方向、粉絲團營運方向沒有任何靈感?這時,可以嘗試SoWork的「用戶分眾金字塔」!透過將粉絲分類,可得出客戶群的真實樣貌,幫助理解不同類型粉絲的行為和需求,藉此制定深入客戶心底的勝利行銷策略!


行銷與所有傳播架構的起點:人


行銷的核心,應該是人!品牌需要清晰定義目標群體「是誰」,並了解其需求。同時,行銷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品牌往往基於理想化的消費者形象制定策略,而忽略了真正的客戶需求。


例如:威士忌品牌可能假設其客戶是西裝革履、佩戴奢侈品牌手錶的成功人士,但實際上,客戶的社經地位更可能偏向一般人,且是休閒裝扮愛好者;高端衛生紙品牌,可能認為客戶家庭使用著尖端科技感的家電,但實際用戶可能更注重實用與性價比。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前美國郵政部長、百貨商店之父 John Wanamaker 的名言:「我花在廣告上的錢有一半是浪費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Half the money I spend on advertising is wasted; the trouble is I don’t know which half.) 這句話呼應了許多行銷人因不清楚其客戶面貌,而浪費預算的困境。此時,用戶分眾金字塔便提供了破解之道。


用戶分眾金字塔:精準行銷的關鍵法則



許多行銷人員經常面臨一個困惑:雖然掌握了大量的臉書互動數據,但無法從中洞察顧客的行為和真實面貌。但使用分眾金字塔,將臉書粉絲團的用戶進行分類,即可深入了解顧客的樣貌與生活習慣,確保行銷策略更有針對性。


「用戶分眾金字塔」,將粉絲根據互動頻率分為三個層級:金粉、銀粉和銅粉,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洞察與策略規劃。


1.金粉:在近半年內與品牌互動次數達24次以上。通常,這個群體多為忠實顧客,品牌可依靠現有銷售人員維繫關係,且並非品牌需要花資源經營的首要目標。


2.銀粉:近半年互動次數介於6至23次之間。此群體為對品牌有較高興趣者,他們可能尚未購買產品,或已購買產品,但尚未成為粉絲,是品牌可以深耕的潛在客戶群。


3.銅粉:互動次數少於6次。這些群體,多數為潛在顧客,或對品牌僅有初步認識的用戶。品牌可以針對此群體,設計低門檻的行銷內容,讓他們快速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和主打產品。


透過分級分析,用戶分眾金字塔能幫助品牌辨別具有商業價值的粉絲群體,特別是銀粉這一潛在客戶。


針對分眾精準行銷,打造「品牌鐵粉」


在切出臉書粉絲團的用戶分眾後,即可開始觀察不同類別的用戶樣貌。這些用戶的大頭貼是什麼風格?他們的個人頁面都分享了什麼照片?他們的行為模式是什麼?平常從事什麼休閒活動?除了關注自己的產品外,這些用戶還有哪些共同興趣和喜好?


以國內某進口車品牌粉絲團的用戶為例,被歸類為「銀粉」的用戶群,喜歡跟奢侈品牌互動,但大多尚未擁有任一品牌的進口車。他們平常也喜歡跟新車款拍照,同時會追蹤名貴的品牌,並積極與這些奢侈品牌的貼文互動。 除了車款和奢品牌外,這群銀粉也很關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新訊息,其中包括新車的科技性能。


如此以來,品牌就能根據銀粉的喜好,在行銷上設計強調科技性能,與奢華生活方式的內容,或設計讓用戶分享與品牌相關的照片或體驗的活動,提升參與感。


另以酒類品牌為例,行銷人員可能會認為,需要向粉絲團的客戶群,詳細說明高深的酒類知識,但實際上,客戶真正的需求是「和同好一起品酒的氛圍」。那麼,行銷方向就能調整為「創造品酒氛圍」,如和香水實驗室合作,調配出具有特定品項酒類的香氛,供客戶體驗使用。


以上,即是利用「用戶分眾金字塔」精確切出分眾,在了解特定族群的面貌和需求後,制定能掌握人心的行銷企劃,讓潛在客戶群,轉變成「品牌鐵粉」!


然而,分眾的方式並不僅限於此。除了「用戶分眾金字塔」, SoWork 團隊還可結合口碑輿情數據和市調數據庫,進行更細緻的年齡、興趣、行為分眾。透過數據分析,我們能更深入了解目標客群的喜好、習慣,甚至潛在需求。

SoWork公司,專注於精準的用戶市場調查,運用數據分析為商家提供深入洞察和清晰的行銷方向。不論是社群行銷、產品開發,還是品牌定位,SoWork皆能協助品牌找到最有價值的目標客群,為您的業務開創更多可能性!

1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