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大師班的個別諮詢時間,有許多學員在運用數據為品牌分析出幾類受眾後,詢問CJ如何發展社群內容行銷?CJ建議他們為這些分眾,各發展十個切角的貼文,再從中測試看哪些切角得到最多的互動,由此主題再深入。
「那如何寫出十個切角的貼文呢?」這是學員常回覆的疑問。
從消費者研究數據描繪出品牌分眾的「行銷人物誌」後,不只有提高轉換率的可能,
延伸閱讀>> 透過大數據精細描繪「人物誌」 提高電商50%以上轉換率
內容創造,也因應而生!
行銷人物誌,是在經過數據研究過程中,做出市場分析與產品定位策略(STP)後的寶貴結晶。透過行銷人物誌的眾多指標參考,洞悉受眾的心理,接著就可依照SoWork的「內容策略矩陣」,從四個面向來創造內容。
我們以台灣市場的泡麵受眾來分享內容創造的案例,分別是網路聲量佔比較高的家庭快手餐(23%)、獨居上班族(14%)。藉由市場調查的數據,深入瞭解每一群受眾的心理,讓他們對於品牌的內容行銷,有深刻的共鳴。
1.品牌認同 眾人目光:
「不覺得麻辣牛肉泡麵是超好吃的口味嗎?下班不想等外送時,煮一碗超療癒的~」
在品牌找出自己的分眾後,當品牌倡議的理念價值,會吸引到這些受眾,他們會用行動支持品牌的理念。比如泡麵對於獨居上班族來說,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更是加班到半夜的神隊友!「方便又香噴噴的」泡麵,更像是一種精神陪伴,讓他們能有繼續堅持的動力。
2.引發共鳴 觸發情緒:
「平時小孩在,很少吃泡麵,現在終於都睡了~我要來享受麻辣臭豆腐泡麵啦!」
品牌營造和消費者在一起的情緒共感,像是家庭快手餐的主角就是媽媽。當孩子都睡了,「想要有自己時間」的媽媽,會拿出平時不能全家一起吃的麻辣口味泡麵,享受夜深人靜的Me Time~你就是懂得她們的心!
3.促進行動 導購、成效優化:
「今天買牛肉泡麵一送一,再加買一包青菜也才80元,再加入冰箱的最後一顆蛋,煮起來實在太澎湃了,吃得好爽快呀!」
實用服務可搭配日常的節慶行銷,像是月底時,對於重視「方便和省錢」的獨居上班族而言,小資女領薪水的前夕,泡麵的折扣小確幸,讓上班族還有餘裕可加買蛋和青菜,快速完成美味料理,兼具精神與務實層面,不只能「加顆蛋滿足蛋白質的攝取」,更實現「平價的高級感犒賞」,讓上班族開心買單!
4.解決痛點 非常好用、導購:
「小朋友有時候下午餓的時候,實在不想再煮一次飯了,泡麵有加蛋和青菜,至少有充飢,把體力留到晚上煮一桌好料的吧!」
泡麵對於家庭快手餐和獨居上班族而言,都有著便捷、快速滿足一餐的需求。但是不營養、對身體造成負擔,不健康是這兩類分眾的負面爭議點。
訴求加蛋、肉、青菜,調味包放一半可減少鈉含量的攝取,打造更營養均衡的吃法,如此正面迎擊溝通,降低消費者的疑慮,讓他們能放開心的多吃一碗泡麵。
-
透過品牌理念與實用服務的雙向內容溝通,讓受眾認同品牌,讓他們感覺自己被瞭解了、被支持了,進而成為品牌鐵粉。不再依賴自廢利潤的常態促購活動,而是偶一為之的慰勞粉絲。
內容行銷的創造,不是譁眾取寵,而是來自於你對品牌忠誠擁護者的「真心了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