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調查:關稅讓企業轉向低稅國+自動化!品牌溝通也要會轉彎
- 王俊人(CJ WANG)
- 2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升溫,美方關稅政策捉摸不定!據CNBC針對美國商會、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等供應鏈企業的調查,多數企業預期:
消費者將減少支出。
製造轉往低關稅國家更具成本效益。
即使製造回流美國,多數企業預計擴大採用自動化。
針對以上預測,SoWork認為,品牌除了在供應鏈與行銷策略上保持彈性外,更需要加強和用戶之間的溝通,包括:
強調共應鏈轉移和品牌價值間的聯繫。
自動化生產恐使產品差異性降低,品牌更需針對「消費者痛點」加強溝通。
面對消費緊縮,品牌需明確定義目標客戶群,針對不同群體調整溝通內容。
面對關稅下的供應鏈調整,讓我們先來看看CNBC調查中的關鍵數據:
一、製造回流考量:成本與人力為主要阻力
高成本仍是首要挑戰
57% 的企業表示高成本是不回流美國的主因。
47% 的企業預期,回流將使成本增加一倍以上。
人力資源挑戰持續存在
21% 的企業指出,缺乏技術工人是主要顧慮。
自動化將取代部分勞力
若製造回流美國,81% 的企業計劃,將加強自動化投入。
重建美國供應鏈,需長時間規劃
41% 的企業預估,重建美國供應鏈需 3 到 5 年。
33% 的企業則認為,需超過 5 年。
二、關稅與供應鏈調整:企業轉向低關稅地區
面對關稅,多數企業選擇轉向低關稅地區
61% 的企業認為,此舉比回流更具成本效益。
面對關稅的直接反應,為取消訂單
89% 的企業表示,已取消部分供應鏈訂單。
供應鏈出現區域轉移趨勢
中國出貨量下降,亞洲其他國家出貨量則相對成長。
三、經濟預期:消費緊縮與景氣下行風險升高
價格上升與需求下降並行
61% 的企業預測,近期價格將上漲,同時預期消費需求將走弱。
經濟衰退視為高機率場景
63% 的企業視經濟衰退為「基本情境」。
同樣比例的企業認為,關稅將導致經濟衰退。
消費支出趨緊開始浮現
75% 的企業預估,整體消費支出將減少。
51% 的企業預測,消費緊縮將從第 2 季開始明顯顯現。
四、消費行為變化:價格敏感度上升、非必需品衝擊最大
高達 61% 的企業計畫調漲價格
企業特別針對受關稅影響的產品,將提升價格。
預期受關稅衝擊最大的產品類別為:
非必需品(44%)
家具(19%)
奢侈品(19%)
節慶與季節性商品表現尚穩,但價格將更具彈性
67% 的企業表示,將更注重價格競爭與促銷策略。
僅 7% 的企業預期,奢侈型商品會維持需求。
SoWork觀點|因應關稅、供應鏈風險,品牌溝通更重要!
應對調整供應鏈風險,產地換了,溝通內容也要換:
面對製造基地轉移至低關稅國,品牌若只是貼上新的產地,不溝通價值延續,就容易讓消費者覺得「是不是為了省成本、品質會打折?」。
品牌可透過產製過程報導、產地探訪等方式,讓消費者了解「轉移是有設計、有責任的」,以幫助品牌建立信任感。
自動化不是重點,但會讓溝通更重要:
生產流程自動化,代表產品本身的差異會變小,品牌端的角色會被放大。
品牌可以找出消費者真正重視什麼,哪個價值主張容易被聽見。這樣一來,在產品差異性減少時,品牌的語言和溝通節奏,反而能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消費緊縮來得快,內容策略不能只靠降價:
當價格彈性變大,促銷訊息很容易充斥所有平台。
這時,「有層次的內容策略」更關鍵。哪些人會被價格吸引?哪些人在找的是風格、解決焦慮的產品角色?定義好這些人,行銷內容能更有效地被不同人聽見。
關於 SoWork 資料市調 | 用數據看懂世界
SoWork 是專注於出海行銷決策的數據市調團隊,整合年度更新的 250 億筆數據,運用 100 種決策模型,協助品牌洞察市場機會、描繪目標用戶、制定產品與定價策略,快速在全球市場找到適合的位置。成立以來,我們持續協助品牌以數據看懂世界,以故事開啟市場。
Commenti